王 鹏:用中国理念重塑“大国外交”的内涵
发布人: 姜媛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次数: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人类的历史实践上,“大国”和“大国外交”都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过去的五百年中,人类历史见证了太多的血腥战争与国际冲突。更有西方学者注意到,当一个新兴大国由于自身所处国际地位不能与其日益增长的非凡实力相匹配而变得日益焦躁与愤怒时,战争往往将不可避免。在西方,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千百年来,西方人把那场几乎毁掉希腊文明的惨烈战争归因于“雅典实力的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如今,他们又把雅典和斯巴达分别代换成中国与美国,然后坐等一场新旧霸主间“无可避免”、“终将到来”的冲突。然而,他们失望了。这套陈腐不堪的欧洲老剧本正被中国智慧改写。



五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并践行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正在全球赢得越来越多的掌声和认同。支持者们将这种源自中国的全新理念视为能够治愈西方文明中“霸权战争”之顽疾的“灵丹妙药”。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中,曾被欧洲列强视为圭臬的大国斗争教条与冷战思维定式正被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超越。正如中国所一再倡导的,大国间应该捐弃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上的分歧,相互尊重彼此的政治传统、社会文化、经济模式与核心利益,拿出诚意在各个领域推进合作。


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面对全球媒体,他毫不含糊地明确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处理大国关系之道。为此,他在太平洋两岸都赢得了鲜花与掌声。一个月后,那场万众瞩目的中美海湖庄园元首峰会,让全世界欣慰地看到,中美两个巨人并未迎头相撞,而是相向而行,开始携手在各个领域寻求共识、管控分歧。人们更欣喜地看到,带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构建起包括中、美、俄、欧、金砖国家、G20等越来越大的朋友圈,一起奔跑在和平、发展、携手建设和谐世界的正道上。



中国为“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所做出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提出并切实推广了一套规范大国间互动的全新模式;同时,秉承中华文化“以大事小”、“厚往薄来”的传统,也为大国与小国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套典范。在2014年对太平洋岛国斐济的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作为岛国的真诚朋友,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深化双方互利合作,为支持岛国加快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国是言行一致的。五年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与区域治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或缺的正面作用。无论是在区域冲突的调停、政治和解的重建,还是在经贸合作的推动、人文交流的促进,抑或是打击海盗、减贫免债、提供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中国外交官的身影与中国式大国外交的独特魅力正大放异彩。


中国随时都乐意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小国家分享自己一路摸索出来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在一个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寒流倒袭的艰难时刻,中国仍然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决不搞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技术、能源、基建、科教、文卫、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大门也永远敞开。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不同于西方大国,中国在给予发展中国家援助与帮扶时,从来不会居高临下,更不会附着一系列苛刻且让人蒙羞的政治条款。仅此一点就足以把中国式的平等外交凸显出来。


中国大国外交的核心特征有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在如今愈加充满动荡与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从合作而非对抗、开放而非封闭、共赢而非独占的视角来审视并解决纷繁的问题,携手走出困境。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东方千年古老智慧与新中国七十年外交实践之结晶的中国式大国外交,经受住了考验,更显其普世意义与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文章来源:求是网

网址链接:http://www.qstheory.cn/wp/2017-10/09/c_1121776184.htm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