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读本》在人民大会堂首发,精神从历史中锤炼
发布人: 王鑫洁   发布时间:2019-09-20   浏览次数:



在经历了500多个日夜工作之后,《中国精神读本》于9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首发,成为中国出版界向新中国建国70周年华诞提前献上的珍贵厚礼。中华先贤万千,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取一瓢饮“谈何容易”。互联网投资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沙烨全程策划推动该工程,王蒙、王绍光等名家领衔组织了强大的选编班子,各界有志之士鼎力相助,最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果麦文化传媒合作组织出版。


近代中国以耻辱和失败开端,和着血与泪被踩入烂泥,历180年而有今日之光荣。中国精神不死,让我们大声读出来!总策划沙烨先生在仪式上深情发言时说:“历史终究是不能忘却的,那里有我们共和国的初心!”


《中国精神读本》是一项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理想的官民合作的精彩工程。以各种方式支持这一工程的各界人士,出席了新书发布仪式。他们是白烨、海飞、李世默、张维为、张颐武、沈晖、杨浩涌、杨磊,以及观察者网、腾讯、阿里、滴滴出行、搜狗等企业代表。


现整理本书总策划沙烨先生为新书所作的序言,以及执行主编王绍光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精神读本》序言


历史从不是史实和考据的简单堆砌,历史时刻塑造着我们的集体记忆。这集体记忆来自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珍惜,并在精神层面成为共同前行的动力。而新的历史也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不断被创造。


如同记忆,历史也容易被忘却和扭曲。当人们生活在富足的暖风里,先辈们的苦难、牺牲和热血就像多年前看过的老电影,至多只留下一些依稀的印象。有些人尚心存感恩,另一些甚至冷嘲热讽。


但是历史终究是不能忘却的,那里有我们共和国的初心。从民族到个体,我们如果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又怎么能回答“我是谁”和“我要到哪里去”?


我们的历史和文明曾让我们有泱泱大国的自信。但这自信在一八四〇年那场遭遇后被彻底摧毁。那是一个迟暮的农业文明和一个新兴的工业强国的遭遇。那是一个松散的传统社会和一个强盛的现代国家的相遇。我们有过敌人,但从没被如此地降维攻击。我们被迫成为毒品的倾销地,给出白银拿回了鸦片。“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凄美的词句背后是民族的沦丧!


门户一开,各国相欺。在炮口下,我们割让土地和人民。我们身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累卵之危,岂有过此”,我们面临着国家和文明的整体灭亡。


在这最危险的时候,中华儿女们前仆后继,经历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的壮丽史诗。他们是文学家、诗人,也是革命者、战士!他们如地火般奔突,烧尽旧社会的腐朽。他们痛心民族分裂,呼喊“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他们以国家为念,“投身革命即为家”。他们心系人民利益,为的是建立“咱们的中国”!


当地火终于燎原,中国人民站起来后,他们没有止步。他们捍卫边境,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支援边疆,好儿女志在远方。他们投身建设,“有也上,无也上”。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摸索出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筑起中华民族尊严的纪念碑。


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八零年代的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目睹了一个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觉醒,和一个年轻现代国家的诞生。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诉说了我们为什么选择今天的道路,和我们奋斗的目的。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里,有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时刻,流淌着我们的精神血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伟大斗争还会继续。“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从历史中锤炼出的精神将让我们在新的征途中继续创造历史。


本书收录了从甲午战争到改革开放,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诗人的代表作。我们用第一手的文字,显现人物的思想,还原历史的真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的前行的指明灯。


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直观地看到一个苦难、无望的中国,一个挣扎、战斗的中国,一个拼搏、奋进的中国!这些文字优美、有力量、感染人心,铺陈出中国一百四十年的心路历程和波澜篇章。贯穿这所有文字的,是这些先辈对祖国深沉而无怨无悔的爱。


本书编写过程历时一年有余。选篇由编委会集体商定。王绍光为每篇撰写了导读。绍光的文字精炼,读后令人常感太史公之妙。感谢王蒙对本书编写工作的指导。也感谢企业家共同发起人的鼎力支持。


面对历史的浩瀚星空,选篇不可能完美,每一个选择也必定是挂一漏万。但总要有人往前走,这是我们的一小步。


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了灿烂和光明的未来!


本文作者沙烨与《中国精神读本》主编王蒙(中)、执行主编王绍光(左)合影


王绍光:


回望1840,今天为中国精神重新编码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说到“精神”与“民族精神”,让人不由想到黑格尔。正是他把民族精神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黑格尔看来,一切历史现象都是所谓“世界精神”的展现;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世界精神体现为某些所谓“世界民族”(包括中国)的“民族精神”。这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意志与能动性。黑格尔武断地认为,世界精神的太阳最早从东方升起,东方文明(包括中国文明,以及印度、波斯、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的童年,属最低等级的文明。希腊是人类历史的青年时代;罗马是历史的壮年时代。最后“太阳”降落在日耳曼民族身上,实现了世界精神的终极目的,成为历史的最高阶段。


那么,有没有一种叫作“中国精神”的东西呢?在《历史哲学》一书中,黑格尔的结论是:“凡属于‘精神’的一切,一概都离他们(中国人)很远。”


最早肯定中国精神的存在,并对它大加颂扬的人恐怕是辜鸿铭。在1914年出版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里,他一次也没有提到黑格尔,但实际上处处对怼黑格尔。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深沉、博大、纯朴、灵敏;作为对比,日耳曼精神却是以“强权崇拜”为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虽然古老,但直到今天还是孩童似的民族”;这“与其说中国人发育不良,还不如说中国人永不衰老”。辜鸿铭得出一个与黑格尔绝然相反的结论:“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


钱穆则直接对怼黑格尔,说“德国实在是一个很可怜的国家”,又指人类历史由东向西依次展开的说法是黑格尔的“幻想”。在钱穆看来,中国的文化精神、历史精神以道德为核心,是一种绵历数千年的“道德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孕育出世界上最悠久、最伟大的中华民族来。而在承平盛世,这种民族精神往往不太彰显;反倒是在危难乱世,它“更为壮旺而健伉,坚强而有力。亦如松柏之长青,并不见异于阳春和煦之日,而更益见异于严冬大寒之天”,“必待岁寒,始为人知”。


钱穆的道德精神说也许过于宽泛,张岱年对中国精神的研究更为持久、更为系统、更为到位。张先生对中国精神的概括是,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报国是出发点,自强不息是钢铁意志,厚德载物是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显然赞成这种看法,他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家手中这本书名叫《中国精神读本》。这里“中国精神”就是张岱年所说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种精神,就是“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通过这个读本,大家会看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林则徐、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作品中。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精神


● 也让“弄潮诗人”康白情在“和平的春里”看到饿绿了眼的穷人和野火;


● 让曾沉迷与“画梦”的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写下“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


● 让在日本十年,专心学术研究,著述颇丰、成果斐然的郭沫若在“又当投笔请缨时”,置生死于度外,“别妇抛雏断藕丝”;


● 让“雨巷诗人”戴望舒“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


● 让自知“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诗句闻名的卞之琳前往延安、太行山区,写下了一批歌颂毛泽东、朱德、政治部主任、地方武装新战士、前方的神枪手、放哨的儿童、工人、农民、劳苦者、开荒者的诗歌。


当然,我们不应忘记,在这个有形的《中国精神读本》之外,还有一个由千千万万目不识丁的普通工农大众共同创作的、无形的《中国精神读本》。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就是中国精神的支柱。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