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评论》vs《经济学人》:争辩文明叙事与文明型国家
发布人: 吴梦琦   发布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张依,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博士后)


111日,美国著名杂志《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在其11月刊发表的主编文章Notes from the Editors聚焦欧美主流媒体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国学者张维为提出的“文明型国家理念做出的激烈反应每月评论文章以英国自由主义旗舰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427在其中国专栏Chaguan发表评论文章为分析对象,指出欧美主流媒体为了维护西方自身利益和话语霸权,企图围剿中国提出的文明对话和文明互鉴。


图为《每月评论》和《经济学人》的文章截图


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两种解读


《经济学人》文章和《每月评论》文章对全球文明倡议作出了不同阐释。《经济学人》文章认为,全球文明倡议看似为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提供了前景乐观的解决途径,呼吁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然而中国实质上是要求西方停止输出价值观”、并学会接受中国的共产主义。《经济学人》文章还表示,全球文明倡议也许更容易吸引对西方感到不满的非西方国家,但在西方世界恐怕将收效甚微,甚至加深世界的分歧。《每月评论》文章细致介绍了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内容,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并开展对话合作,理应获得所有国家的赞扬然而,西方主要媒体却将全球文明倡议解读为对西方秩序与话语的挑战和威胁,这是不明智的。


文明型国家叙事的高度关注


《经济学人》文章和《每月评论》文章都关注了中国资深政治学者张维为教授提出的文明型国家叙事。《经济学人》文章认为,文明型国家中国团结世界反对西方价值观的尝试。《每月评论》文章则认为,文明型国家叙事为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理论支撑,强调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现代性,提出了文明互鉴的必要性,挑战了美国主导的西方话语体系。《每月评论》文章还概述了张维为教授文明型国家视角对民主概念进行的解构与重构:张维为指出,西方的程序民主为选战服务,政客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各种资源与方式赢得选举,而并非兑现诺言。中国则从实质民主”——即民主所要服务的核心目标良政善治出发,不断探索着符合本国国情的程序民主,西方完全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对西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看法


《经济学人》文章和《每月评论》文章还探讨了西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并表达了不同看法。《经济学人》文章表示,中国将西方文明描述为衰落的、有根深蒂固缺陷的文明,西方精英拒绝接受这一看法,文章还认为,全球文明倡议的隐含之意是西方继续向外推广普世价值会导致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而《每月评论》文章则指出,经济学人文章将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倡导文明互鉴的主张解读为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只能说明西方文明自身的巨大局限性。


《每月评论》杂志创刊于1949年,每月在纽约市出版发行,是美国持续发行时间最长的社会主义杂志。《经济学人》于1843年在英国创刊,是西方自由主义主流媒体的代表。


附注:

本文提及的经济学人文章:

China’s Latest Attempt to Rally the World Against Western Values”,

The Economist, April 27, 2023

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23/04/27/chinas-latest-attempt-to-rally-the-world-against-western-values


本文提及的《每月评论》文章:

Notes From the Editors: China’s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Monthly Review, November 1, 2023

https://monthlyreview.org/2023/11/01/mr-075-06-2023-10_0/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