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文:努力打造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发布人: 王鹏   发布时间:2016-09-2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教授提出三方面的主张:第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主流经济学面临危机。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主流经济学?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来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刚刚加入到中国研究院的一个新兵。来到中国研究院,我们愿意与张维为老师、史正富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围绕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话语体系开展研究。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就是“努力打造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我们最近正在做一个与林毅夫、蔡昉关于中国经济学如何走向世界的三人对话,其目的是阐述中国经济学理论如何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如何尽快形成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并得到国际认可。


我今天这个发言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当前主流经济学面临危机。这个危机的表现就在于无论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角度还是在阐发中国经济增长的奥秘上,主流经济学都找不到完整的有说服力的理论。所以从这个方面暴露出整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有问题的,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目前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主流经济学包括我们的东欧80年代到90年代以来,所有的东欧国家,包括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实践发展的所有国家全部失败;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这是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按照他们的理论,中国这条道路走下来是不成功的,而事实上我们中国今天是成功了。这就造成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出现屡屡误判。反过来,我们对这样的历程进行审视,这不是中国的实践出了问题,恰恰相反是主流经济学理论本身有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其实本质上反应的是经济学理论危机。讫今为止,主流经济学不但没有预测到经济危机,而且也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可以说服人的解决方案。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这个世界不会有危机,而且即使有了危机,主流经济学也可以解决危机。而事实与理论的相互脱节,说明主流经济学理论本身出现危机。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怎么判断?其实主流经济是一个变动发展的动态概念。所谓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都是动态的概念,过去的主流今天有可能变成非主流,今天的现代有可能在明天变成为非现代。从经济学发展史来看,也可以说明这点。从经济学成为完整体系诞生以来,主流经济学的体系不断地变迁,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英国经济学到美国经济学。而且从这一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其实就是一个大国经济学。今天,我们在看待中国经济学发展问题,我们很多人没有理论自信。事实上,自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之中,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是,中国经济改革30多年的伟大实践解构了经济学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并没有遵循西方的教条,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短短的30多年时间便快速崛起,实现赶超,以更为雄辩的事实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神话”。发展中国家西化的失败与中国特色的“成功突围”,正反两方面说明中国经验不但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特别是对当今在世界上仍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富借鉴意义。因此,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任务是,不但要解构经济学的西方中心论,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学的西方概念进行“术语革命”,进而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术语“创造性”重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逻辑体系。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30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一定超过美国。所以这时候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那就意味着未来经济的主战场应该在中国,所以从这样一个逻辑判断,我们认为主流经济学应该转移到中国。


面对这些问题和历史发展趋势,这就涉及到怎么看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理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今天的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今天的西方不再是过去的西方。由此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刚才我们陈平老师讲的,我们要致力于打造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也就是我们一直呼吁的中国话语体系。围绕经济学理论的框架方向,怎么去打造,我想未来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第三点怎么来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对于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现在整个中国经济学理论需要解决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我们很多人片面地,只是简单化地理解,用西方的概念来简单地解释中国,所以很多东西无法解释。所以这样的话就形成一个偏见,一个逻辑上的误导,把中国经济的发展变成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注解,这些理论逃脱不了西方,在西方融资里面跳舞,这个理论实际上没有出路。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今天需要回过头来反思,来总结。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么多年成功走过来,并不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指导,而是来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并不断总结,提炼经验。现在,其实主要缺乏的就是怎么样立足中国,总结中国丰富的改革开放的试点经验来进一步诠释中国道路的完整体系。所以这个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有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学打造,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我们说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肯定要有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要有经济学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概念。今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制造,中国的贡献,中国的智慧,这些能够在世界上很流行,但是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和概念在哪里,哪些概念体现了我们的话语体系?第二点中国的经济学国际化的问题,我们就是要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聚焦中国的问题,来解释中国的问题,一是不能妄自菲薄,二是不能盲目西化。同时,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要有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经济学如果没有历史,经济学家没有历史的底蕴,经济学就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任何理论都是在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所以理论都是有它历史的一个背景和应用的条件。所以经济学要有历史的积淀和底蕴,才能真正全面科学地总结出经济的规律,没有历史和文化维度就必然缺乏理性思考。


我就简单地讲这几点,谢谢大家。

          (编校:上官文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