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院在乌镇互联网峰会举办“数字经济·一带一路”咖荟
发布人: 王鑫洁   发布时间:2018-11-15   浏览次数:

当上海首届进博会如火如荼,11月7日至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在乌镇拉开帷幕。两大活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都没有缺席。在乌镇,白天主论坛大音恢弘,夜晚桨声灯影里,思想仍然激荡,诸多“乌镇咖荟”在晚间举行。11月8日晚,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以及乌镇智库共同举办,主题名为“数字经济·一带一路”的咖荟在乌镇历史最悠久的昭明书院拉开帷幕,诸多大咖云集,借先贤道场共话畅谈,成为当日大会的一道别致风景。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浙江省地方领导,国内外顶级专家数十人参与了咖荟讨论。中国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席李世默、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分别主持了咖荟的上下半场。作为咖荟上半场的核心议题,张维为院长发表“建设包容的数字丝绸之路”演讲,与到会嘉宾分享了我院数字一带一路研究中心(DBRC)团队正在进行的《数字一带一路蓝皮书》调研编撰的阶段性成果。


张院长演讲


张院长在演讲中特别强调,打造数字一带一路研究高地,实现合作共赢的“五通”需要有“Soft connectivity”。它可以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包容、普惠的发展诉求。因为中国的一大批数字化赋能企业(Digitalization Enabler )的优异表现,在数字经济成长和转型赋能水平方面,中国已经超越了OECD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在中国“赋能企业”帮助下,能够从中国经济在移动互联时代“换道超车”的经验中获得有益借鉴。研究显示,那些成功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赋能和创造价值的公司,无论是电商品牌还是手机平台供应者,几乎都采用了因地制宜、兼容并蓄的“中国模式”。


张维为院长指出,打造数字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企业和政府的独角戏,还需要沿线国家民间和政府的理解,需要当地企业的参与,也欢迎来自OECD企业的积极参与。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贡献度、就业贡献度、数字联通贡献度等事实部分西方媒体最近也开始有所省悟,给出了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同时,来自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大企业也在“第三方市场共同开发”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到数字一带一路项目中。


李世默主持


演讲最后,张维为院长介绍了《数字一带一路蓝皮书》研究组提出的五项关于促进“数字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分别是:


Ⅰ. 在数据保护、数据流动跨境、云服务运营、物联网安全等方面,加强专业层面的协调沟通,尽快提出统一技术标准;

Ⅱ. 数字化投资项目的投资过程管理和项目收益论证要严谨合规、经得起社会监督;

Ⅲ. 推动建立多边利益主体参与的、联合国支持的网络安全治理规则与行为准则;

Ⅳ. 与OECD国家和沿线国家企业建立产业推进联盟;

Ⅴ. 加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智库之间的密切合作。


波士顿咨询公司也参加了本次蓝皮书企业行为调研工作。高级合伙人兼总经理Candelon在现场做了观点分享。他同意蓝皮书研究小组关于全球数字化市场呈现中美两极并立格局的结论,指出中国数字化产业在积极朝全球市场迈进,中国出海品牌50强当中,数字化公司就占到半壁江山。研究小组调研显示,由于国内BAT凭借强大势能抢先进入海外市场,使很多新兴公司发现了超常规成长空间,而其中,印度、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它们的第一选择。


Candelon演讲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对于张维为教授和Candelon的观点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从报告的立意、研究角度看,这应该是国内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数字一带一路”企业行为的研究报告,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在贸易战导致中美关系出现较大曲折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强调“包容”的视角,争取趋利避害,构建互利互信的数字世界,构建包容的数字丝绸之路,打造网络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左至右:Candelon、李世默、马利、郝叶力、张维为、张晓东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在发言中说,每年都会来互联网大会,每年都有新思考,在乌镇感受全世界互联网的脉动,感知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在新时代,我国应紧抓机遇,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带动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为全球增长注入中国动力。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欢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到乌镇。张书记生动介绍了连续五年来乌镇互联网大会给嘉兴带来的变化,嘉兴近年来经济发展加快、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市环境治理成果显著,避免“口号式”的发展,防止资源浪费,在打造新经济赋能地,建设网络新秩序试验区方面,体会很多。张书记欢迎更多企业落户乌镇,这块土地未来孕育巨大数字经济能量。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致辞


在咖荟下半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中国ICT产业的看法。倪院士谈到中国芯片的设计能力很强,但是在制造能力上还稍有短板,装备自给不到20%,很多材料需要依靠进口,这次的互联网大会发起开源芯片联盟,会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芯片产业的进入门槛降低,有利于形成新的生态群落。


倪光南院士发言


科大讯飞总裁胡郁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数字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思考,即真正技术创新做的好的企业,是要与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他说,中国企业在错过图形交互和触屏交互二次模式创新的机遇以后,虽然在手机终端利润上(华为、小米、oppo、vivo)终于能够站在领先地位,但目前仍无法打破Ios和Android系统的垄断地位、形成自己的生态。机遇在于我们进入了智能硬件和AI时代,人机交互方式发生变化,比如借助语音交互的机会更多,随着5G的到来,云和端平衡的操作系统在发生变化,如何能够把握这两个机遇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商业生态,是中国数字企业面临的挑战。


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感慨道,能与诸位专家纵论数字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他体验到一个畅快的乌镇之夜。他说中国年轻一辈的创新思维无边无际,中华文明发展至如今能够拥抱数字化,跟我们的儒释道并存、大一统思想,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下数字一带一路的深化实践,也预示着更大的包容和创新就在路上。


王义桅教授发言


人类社会正面临全球生态危机、发展不均衡不平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等严峻挑战。以互联网为龙头的数字经济是构成部分危机的根源,但更应当是克服危机、提供面向未来的新方案和新动力的赋能主体。8日晚间乌镇咖荟的专家们一再强调“包容”、“创新”、“转型”、“共赢”、“互信”等关键词,希望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希望全球真正携起手来建设一个和谐共赢的数字新世界。


会后专家合影


*在过去的《数字一带一路蓝皮书》调研工作中,中国研究院数字一带一路中心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作,在乌镇智库大数据团队的支持下,完成了 426 家数字服务与互联网服务公司的量化研究,以及40个国内外数字赋能企业的案例研究。正式报告即将在年内发布。


新闻文字及照片由数字一带一路中心提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