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思考•张维为】《中国震撼》背后的故事
发布人: 吴梦琦   发布时间:2022-12-13   浏览次数: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W4y1u7E4/?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大家好,让我们继续《回忆与思考》。让我们继续回忆与“文明型国家”论述起源的一些事情。

我正式提出“文明型国家”命题和论述是2010年,但对其进行最详尽论述的是我20111月出版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这本著作一下子成了现象级的畅销书,也是我未曾料到的。这实际上是我的第六本著作,一不当心就火了,它一定是切中了当时国内大家关心的一些大问题,所以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当时国内的一个杂志,叫《社会观察》于2011年第五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张维为:《中国震撼》背后的故事,作者叫王敏。今天读来也感触万千,12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文章是这样开始的:《中国震撼》搅动舆论风暴。一本名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的读物,在上市短短3个月时间内,几度断货,六次加印,累计印数已高达18万册,创造了近期出版界一个炫目的亮点。

在思想界,《中国震撼》的出版使得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的话题更加火热,将所谓“普世价值派”与“中国模式派”的论争推向白热化。

在美国生活近20年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平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强烈的思想震撼”。

同时,亦有论者针锋相对地使用“中国遗憾”一词与之PK,写出洋洋万言的长文批驳《中国震撼》。网络上的争论更是尖锐乃至水火不容,赞声骂声响成一片。

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在内的全国几十家媒体均在突出的位置,用较大的篇幅刊登了专家学者的书评文章和对作者的采访报道。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张晓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先后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推荐这本书对中国崛起之谜的透彻解析,同时认为该书亦是“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种种顽固偏见和肤浅短视者”的一种震撼!

这篇文章这样写道:这本书掀起的波澜,更将该书的作者张维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张维为曾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长期在欧洲做中国研究和教学,现在国内忽然重新“发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张维为。中国与西方在他身上错综复杂地交织,使得他这个人本身,仿佛就是“中国模式”的某种印证。

他是一个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埋首书斋低调做学问的学者,近日有些无奈地发现自己变成了公众人物,引来政界、学界与普通民众的共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争相请他去为党政干部讲课,很多学术机构也约请他去做演讲,同时他还要应付媒体的围追堵截。《中国震撼》出版后的近三个月里,张维为已做了20来场演讲,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最近的一次,到北京参加《社会观察》与清华大学和春秋综合研究院主办的“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论坛。张维为对记者说“嗓子哑了,相当疲惫”,他现在的策略是能推就推,大约推掉了一半的邀约。当然,作为学者,对于自己研究多年的“中国模式”话题能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轰动和关注,他内心是非常欣慰的。这超出了他写作《中国震撼》之初的想象。

关于这本著作的起源,他提到200910月法兰克福书展上,张维为偶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两人相谈甚深。张维为走访一百多个国家后所得出的关于“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见解,对陈昕触动很大,于是萌生要请张维为撰写一部介绍“中国模式”的理论读物的想法。

张维为对我们说,“谈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现在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热门的话题。这说明经过改革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后,国人对中国的成绩、问题、未来都希望进行解读。我提供的这个解读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张维为认为,从政界、学界到普通民众对于中国模式的关注,是这本书热销的社会大背景。

文章这样写道:张维为的感觉是:尽管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和政治精英对于“走自己的路”一直是坚定而自信的,但是或许受过去“韬光养晦”思路的影响,中国各级官员往往不愿意高调地说明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干得比说得要好”。甚至,有些官员对其执政业绩,不具有相当的自信。因此,张维为的书带给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张维为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比如我们东、西部的地区差距,一向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但张维为却认为这是消极和静态的看法,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中国的优势,因为我们已形成了发达板块和新兴经济体板块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就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所以,张维为更主张一种“自信的韬光养晦”。

文章说,张维为认为“很多人与对书中的观点有共鸣,主要是由于我用一种相对比较新的话语,把中国的成就和问题解释了一遍,先肯定成绩,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点他们是认同的。”

张维为反复强调,不要随意贬低自己,在一切问题中都看到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机遇,这就是典型的张氏思维。张维为还强调“我们需要更加全面、透彻、强势的话语来解释中国。这个话语能够被普通百姓所理解,也能让外国人听懂。越强势的话语,或许西方人反而越听得进去。”

文章说,性格谦和、儒雅、没有一点架子的张维为,在阐述自己的观念时,却一再强调“强势”二字。他认为,我们既有的话语体系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官话套话太多,百姓不愿听,西方人听不懂,也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西方人总是把共产党等同于独裁、恐怖等,总是用“民主”和“专制”来分析政治,把民主界定为多党制和一人一票。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很难改变。中国不少知识分子也受这套西方话语的影响。张维为认为,我们应该形成一套新的、强势的话语,把真实的中国向国人、向世界解释清楚。

他还主张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对西方和西方话语进行全面的审视。就像国际通行的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事实上很难把中国这样一种超大型国家的的状况说清楚。他建议研究确立“新基尼系数”,打破现有“基尼系数”神话,对于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状况,是有价值的。“其实,越强势的话语,西方人反而越听得进去”,张维为在长期与西方人的接触中,得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经验。因为西方人是“最承认实力的,包括强势的话语”。比如,美国人要和中国人谈中国人权问题,张维为建议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问美国人:“你们在伊拉克杀害了十几万平民,这是大规模地侵犯人权呀。你们应首先就这个问题向国际社会,向伊拉克人民作出他们可以接受的解释,否则你们怎么有资格来和我们谈论人权问题呢?”

关于这本著作引起的讨论,我们下次再继续聊。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