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鹏:没有统一性的制度文化,“咸甜党”都能引发冲突分裂
发布人: 吴梦琦   发布时间:2021-08-06   浏览次数:


大道之行第四集:人合曲和

视频来源:观视频工作室

网站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b4y1r7Yq



范勇鹏:


党和中国政治传统的关系问题,我想聚焦到四个关键字,从理念方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那么我要讲的第四个字是“合”,“合作”的“合”。今天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在讲区域合作,比如像欧盟、东盟、非盟,当代的很多国家也曾经都是不同实体合并而成的,比如美国是叫合众国,英国叫联合王国,德国是联邦制,印度是联邦制,可以说由国家组成的现代世界,就是历史上某种“合”的趋势的产物。

但是今天这样一种趋势开始受到挑战。比如过去的几十年,阶级、种族、宗教、性别、语言、价值观乃至于地区、城乡都开始成为争论甚至冲突的根源,成为世界动荡的一大隐患。

中国也未能免俗。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看到有些外部力量,处心积虑地想把这些“分”的因素给输入到中国,当前已经成了我们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一个主要挑战之一。那么中国共产党拥有回应这些挑战的一个法宝,就是统一战线,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政治发展趋势是合战胜分


过去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就是旧社会让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我套用一下可以改成,西方政治让人分成不同的人,让分压倒合,而中国政治是让不同的人都变成人,让合来战胜分。这种文化从哪来?我认为也是来自漫长的历史。


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小国,经过不断地联合征服,最后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的华夏主体。比如在西周建国的时候,当时叫封国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还有一千多个国家。后来经过2000多年的融合,才形成了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我们这样一个百国之和的历史,它自然就要有一种“合”的价值观为导向,一切要向着团结融合的方向。


在制度上,我们要书同文、车同轨,要搞全国统一的郡县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绝不是说秦一统一就完成了。比如说西汉长期搞郡国并行,到西晋还发生王侯的叛乱,一直到唐代到明代,还有人呼吁要回归封建,到清代的雍正时期才基本上完成了改土归流,把西南地区的土司完全给纳入到国家行政体系。到清朝的光绪时期,新疆才改立行省。所以正是因为这种合的方向,它符合我们政治发展的逻辑,符合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最后它才能够冲破各种阻力,像江河一样奔涌向前。


中国统一性的制度和文化来之不易


那么我们中国这个地理和文化还有民族上的多样性,在历史上其实它一不小心就会铸成长期的分裂格局,真实的历史绝不是一个浪漫的故事。我们过去经历过很多的苦难,包括内战冲突、民间械斗、资源争夺、土客矛盾、民族冲突、千年匪患以及地方的割据叛乱,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惨烈的经历。这一切都说明我们中国人我们并不比别的民族更容易相处。


如果没有历史上形成的这样一套统一性的制度和文化,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并不是注定能够作为同胞和睦共存、相亲相爱的,在人类社会你想找一些“分”的理由不要太多,甚至今天网络上的所谓地图炮,什么咸豆腐脑、甜豆腐脑、爱猫的、爱狗的,将来都有可能变成某种真实冲突的诱因。所以要感谢我们的历代先人,我们有幸趟过了这些险滩,成就了今天的长期统一。世界其他文明目前还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未来的前景我觉得也不容乐观。

珍惜中华文明的“合”文化


但是今天我们有不少的学者和文化人,他并不珍惜这样一种合的文化,而是热衷于批判大一统。


比如说不少政治法律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鼓吹分权、联邦,经济学家在鼓吹放权和自由竞争,文化学者和传媒精英强调这种多元主义、强调以边缘视角为时尚,历史学家致力于论证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统一,来解构我们这样一种统一的观念,或者是跟着西洋东洋的一些学者来追捧各种各样的新奇理论,包括像什么蒙元史观、内亚史观,有意无意地来解构我们这样一种大一统的中原视角。

其实孙中山先生很早就对这种崇尚“分”的观念有所评论,他说我们中国好不容易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整合起来,一些人就要把中国先分掉,再来搞联合。孙先生讲“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观传媒的“大师计划”曾经请台湾的吴启讷教授来讲过,讲得非常好,我推荐大家去看。

去年在电视剧《大秦赋》播出的时候,就引起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些争论,其中有一些学者他其实围绕着合与分的问题来展开讨论的。一些学者批《大秦赋》,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针对的是中国的统一性文化,中国的大一统制度实践,以及新中国的道路。这些思想我认为作为学术观点,当然容许这种深入的讨论,但是作为政治观念我认为是站不住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它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今天我们很多人的思想受到西方这种身份政治、公民社会、利益集团、多元主义,还有政治正确等等这些观念的影响,所以试图在中国也搞同样的东西。比如网络上我们有各种左的右的这种身份标签,有激进的女权,也有保守的女德,有极端的环保和动物权利等等。这些都是西方六七十年代以来玩剩下的东西。

它的本质就是几条,第一只讲权利不讲责任。

第二撕裂社会,把人给硬生生地分成不同的人。

第三是集团特权压倒整体利益,包括一些人的小群体,甚至一些动物,甚至抽象的环境,抽象的一些理念,都拥有了高于人民整体利益的道德优越感。

第四点,说白了就是有一些人借此搞政治搞运动,真正的受益者,大家看到在西方的这种身份政治和这种议题政治里边,很多受益者就是政治野心家和投机钻营的牟利者。

今天西方社会自身已经在向我们敲响警钟,那么非常有幸我们党在蛙声一片的世界里边,能够发出黄钟大吕的声音,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使命,来坚守这样一种团结的方向,我认为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和谐的含义在于允许存在不同


由这个“合”字,就是合作这个“合”字引出了另外一个“和”子,就是“和平”的“和”、“和谐”的“和”。


正因为我们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百国之合,所以我们必须实行一种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和谐它绝对不是雷同,比如我们弹琴的知道两根弦,它如果完全相同就不会发出和谐之音了。和谐的含义恰恰在于允许存在不同,但是要保持同样的或者相互配合的频率,和谐产生与于对立统一。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维,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呼应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所以我们在社会中强调有差别,但是和谐的秩序在世界上追求多样化,但是和平合作的关系还是回到那句话,我们要的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冲突。

所以首先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当成一样的人,我们要承认人本身的价值,正因为人都是人,所以我们才能够共存合作,互动互补。其次我们要充分尊重人的多样性,就像马克思讲的,让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不同的芬芳,各美其美。


另外我们也要讲斗争,斗争是实现和谐的手段。毛主席曾经讲过一句话叫“以斗争求团结”,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团结,这句话我认为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种错误是不讲斗争,就像现在学术文化界和体制内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内心是害怕斗争的,反对斗争,甘心去当开明绅士,好好先生,甚至大量的人在做两面人。有些人一听到斗争这两个字就会像高尔基笔下的海鸭一样瑟瑟发抖。但是其实我们看到不管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不斗争是不可能求得团结的。我们要记住毛主席的话,“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另一种错误倾向是只讲斗争,为斗而斗。就像现在网络上有一些朋友,像杠精、一些喷子,包括网上网下的各种身份群体和社会运动。那么这里边存在的一些极端思想,他要么是只看到斗争,看不到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团结,要么就是有些人他只看分配,只看生产关系,不看生产力,不看社会整体利益,我认为这些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


合”“和”包含着中国文明的伟大品质


合作”的“合”,“和谐”的“和”,这两个字,它所代表的观念包含着中国文明的伟大品质,同时也包含着非常高明的政治和战略智慧。这两个字使中国历史走向了统一、走向团结、走向大同,这两个字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这两个字也使中国今天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和平力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追求者和建设者。


公平民合


好,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在这四个字里边,我认为这个“公”字是最根本的。我们中国大规模国家的出现催生了这样一种公共性的意识,驱动着中国人不断地追求公天下,追求大同,然后去追求更平等、更具有人民性、更团结更和谐的这样一种共同生活方式。


那么我列举的这四个字只能算是管中窥豹,远远不能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的血肉联系,还有很多值得提炼出来的关键字。

然后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像“廉”,“廉政”的“廉”,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相呼应的一个字。我们古代讲“公生廉”,有了公共性的制度,才能产生监督的需要。因为在私权制度之下是不存在监督问题的,比如说私权贵族,土地和人都是我个人的,那么不需要任何人来监督我。

中国2000年政治的一大特色就在于监察,那么我们看看世界上其实也是类似的,凡是产生了官僚制度萌芽的大规模文明,比如像阿拉伯、奥斯曼土耳其甚至更早的东罗马,它往往也会产生出不同形式的监督体制。当然没有我们中国这么发达。一直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很明确地讲,西方式的三权分立拿到中国是不行的,所以他刻意要提出五权宪法,其中就增加了一个监察权。而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人类历史上最重视纪检和监察的政治力量,共产党敢于给自己动手术的精神更是卓绝古今。

再比如还有一个字“新”,“新旧”的“新”。中国文明是最重视自我革命,不断维新的文明,从周人取代商朝就提出了一个维新的概念。 历史上每到危机时刻,总会有一些仁人志士这个来呼唤革新的力量。今天这个世界已经面临着非常多严峻的危机,而我认为世界主要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改革的能力。沧海横流我们才能看到中国文明和中国共产党这种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伟大品质是多么可贵。

另外还有一个字叫“俗”,“世俗”的“俗”。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大型的世俗文明,世俗文明它打个比方就像我们手机的操作系统,它像一个中性的操作系统或者平台,你可以在里边安装各种各样的应用,各种 APP,那么各种文化和宗教都能够在里边获得一种平等的自由的相互尊重的发展空间。

如果你是以某一种宗教作为操作平台,那么就像我们在苹果系统上没有办法使用微软的软件一样,它就会产生先天性的不宽容,会成为文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是不信神佛的,恰恰是这种无神的科学精神,才能够支撑起真正的宽容和多元。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偏执和极端精神已经有了抬头之势。在这种时刻我们更能够理解我们这样一种世俗文明的可贵。

今天在左联旧址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在党的百年生日到来的时间,我跟大家一起聊了党和中国传统的关系,我觉得也有特殊的意义,我把我们党和党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放在中国历史的这样一个纵轴,和世界比较的这样一个横轴所构成的坐标系里边,来加以评价、思考和检验。也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的文明。

中央要求我们学习四史,特别是学习党史,就是要求我们在对历史的体悟中理解党的地位、意义和使命。

最后借着这个视频,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向经历了百年辉煌奋斗的党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着百年中为了人民事业而牺牲生命、青春和利益的前辈们送上我们的怀念追思,也希望我们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一代,能够接续党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为了一个更好的人类世界,奉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向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和文明,交上一份更加辉煌的业绩。好,谢谢大家。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